精選文章

(轉載-紀念董師四十年特刊文選)重子、重仙驗案

轉載–紀念董師四十年特刊文選


黃朗軒(Brian Huang)
 
前言
    重子重仙這一組穴,對於董氏奇穴的初學者來說,很有吸引力,也很有神秘感。 
    一方面是由於它的位置。雖然書本上或課堂上對它的取穴方法都有清楚的描述,但臨床實履總覺得有點模糊;尤其重子穴,有極強的不定性,說是隨人隨證似乎又需要一點感覺,不是刻板的點穴所能掌握。
    其次是它的主治病症,既治身後的頸肩背痛,又治身前的胸痛,它的治療機制究竟如何?
    最後是它的組合。重子與重仙位置相近,穴性相容,予以有機的併用,不但加強了治療的力度,也擴展了作用的範圍,可說是董氏倒馬針法的典範。
    今年(2015)六月,我參加了楊維傑老師在加州開講的「董氏奇穴全修班」。當課程進行到重子重仙時,老師親自示範操作,我則志願當model,近距離目睹、耳聞、身受老師的點撥,對於重子、重仙兩穴的正確定位,及針感的覺受,自忖有了不同以往的體悟。
案例
    吳xx,男,29歲,身高190cm,汽車業務經理。2015/07/12來診。
病歷記載,去年曾因腳踝扭傷來診,當時選用小節穴針刺,治療兩次痊癒。
    這次來診,是因為他最近兩週忙著搬家,不斷的裝箱和搬運,並且在為新房子上漆的時候,190公分身高的他並沒有使用梯子上下,而是站直著身子,高舉右手猛刷。昨天問題來了,右側肩、頸部位開始感覺不舒服,伴有頸部活動受限;活動右手時,右側肩胛骨也有拉扯感。
   有了明確的診斷之後,我毫不遲疑地選用重子重仙來治療。施針前,我先跟他說明,這兩個穴的位置在手掌面,神經血管密佈,可能針感會比較強烈。「應該還好吧,」他談笑自若:「上次治療腳踝那一針,我也沒有覺得很痛。」我說:「哦,那就好!」
    消毒後,我先扎左手重子。針一進,他大叫一聲:「真的又痠又脹!」我請他慢慢活動脖子,上下左右都動一動,看看有沒有比較鬆。他說有,比較好轉動了。接著我在重仙加上一針,然後請他繼續活動頸部,頸部轉累了,可以換成抬肩、轉肩、或活動肩膀。
 
    持續活動了十幾分鐘後,他說:「感覺已經鬆了很多,剛剛進來時基本上都不太能動。」「現在活動起來,」他拍了一下大椎穴:「這裡,就是脖子和背連接的地方還有點緊,其他都好多了。」
    最後讓他再留針三十分鐘,然後出針。一週後電話隨訪,他說已經好了八、九成,剩下的一點點痠, 休息幾天應該就沒事了。
檢討
重子重仙既能治身後的頸、肩、背痛,又能治身前的胸痛,聽起來有點神奇,但如果從神經系統去分析,似乎也不難理解。
記得學校的解剖課曾討論到,頸五神經根,就像是樹幹分枝,分出了肩胛背神經與胸長神經。肩胛背神經如有卡壓,會引起頸、肩、背、腹及胸側酸痛不適,甚至前臂內側及橈側發麻。胸長神經與肩胛神經合幹後,至鎖骨與頸六、七的胸長神經分支合幹,由前鋸肌的深面行走,所以胸長神經如有卡壓,就會引起胸前、側壁及腋下的脹、刺、痛的感覺。
基於以上的生理聯繫,引起背痛的肩胛背神經與引起胸前痛的胸長神經,其實是起源於同一根頸五分出的神經幹,所以一旦頸五的神經幹有卡壓,就會引發「心痛徹背、背痛徹心」的徵候了。
   胸背痛、胸痛、心痛徹背、心痛徹背背痛徹心,這些症狀在《金匱要略》裡的論述有點複雜,但重子重仙這組穴,以倒馬的氣勢,橫掃千軍,不論氣、血、痰、瘀、傷、勞,都可應手取效,而且從古至今的各家針法,迄無同質同等的穴位可以取代。從這個觀點來看,重子重仙不但是董氏奇穴的瑰寶,更是中醫針灸學的至寶,值得董學後人深入研究與發揮。



原載於紀念董師四十年特刊文選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*


關於鶴山堂養生中心

鶴山堂養生中心位于溫哥華的Kitsilano區,提供專業且貼心的中醫治療服務:針灸、拔罐、刮痧、濃縮科學中藥等服務。Wholesome是鶴山的諧音。鶴 (Crane) 及山 (Mountain)在中文裡都象徵著長壽與健康。

門診時間

  • 周日 ~ 周一:
    休診
  • 週二:
    10am ~ 6:30pm
  • 週三:
    休診
  • 周四 ~ 周六:
    10am ~ 6:30pm